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机器人抓取不规则物品一直是个技术难点。传统刚性夹爪在面对形状多变、表面易损的物品时,往往表现不佳——要么抓取不稳,要么因力度控制不当导致物品损伤。例如,在水果分拣线上,刚性夹爪容易在苹果表面留下压痕;在物流仓库中,机械臂抓取不规则包裹时可能出现滑落现象。
如何让机器人像人手一样灵活地适应不同形状、材质的物品?柔性夹爪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它通过弹性材料的形变能力和仿生结构设计,实现了对不规则物品的安全、稳定抓取。

一、形变适应原理:材料与结构的协同设计
材料特性:弹性体的智能响应
机器人柔性夹爪的核心在于其采用的弹性材料,如硅胶、TPU(热塑性聚氨酯)等。这些材料具备以下特性:
高回弹性:受压后能迅速恢复原状,适合反复抓取操作。
可变刚度:通过气压或液压调节,实现“抓取时变硬、释放时变软”的效果。
耐磨损性:在频繁接触物品时不易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例如,某品牌柔性夹爪采用专利硅胶配方,其表面摩擦系数可根据物品表面粗糙度自动调整,避免抓取光滑鸡蛋时打滑,同时防止抓取粗糙陶器时磨损。
结构设计:仿生学的技术突破
柔性夹爪的结构设计灵感多来自自然界:
1. 多指仿生结构:模仿人类手指的分布式受力,如三指夹爪可环绕包裹曲面均匀施力。
2. 气囊式设计:通过充放气控制夹爪内腔体积,适应不同尺寸物品(如从乒乓球到哈密瓜)。
3. 分层复合架构:外层软质材料保护物品,内层支撑结构提供抓取力度,类似皮肤与骨骼的配合。
二、应用场景:从食品到物流的实践案例
食品行业:零损伤抓取的典范
水果分拣:柔性夹爪通过压力传感器动态调节力度,成功分拣草莓、西红柿等易损水果,损伤率降低至0.3%以下(据某果蔬包装厂实测数据)。
烘焙品搬运:针对蓬松的面包和易碎的饼干,气囊式夹爪可自适应包裹外形,避免变形。
物流分拣:效率与安全的平衡
不规则包裹:某快递分拣中心采用柔性夹爪后,异形包裹抓取成功率从82%提升至98%。
易碎品处理:对于玻璃瓶、陶瓷制品,夹爪的缓冲特性显著降低了运输破损率。
三、机器人柔性夹爪推荐

大寰AG 系列关节型自适应电爪,适用于协作机器人,以精巧的结构设计适配对不同形状工件的稳定抓取。以优异的产品设计,AG系列分别荣获2019年和2020年红点设计奖。夹爪连杆机构支持包络自适应抓取,更适应圆形、球形或异形物体,提高抓取稳定性。
总结:为何柔性夹爪成为趋势?
1. 超强适应性:无需更换夹具即可处理多种物品,减少设备调整时间。
2. 零损伤操作:弹性接触面避免划痕或压痕,尤其适合高价值商品。
3. 高稳定性:即便物品位置略有偏差,夹爪仍能通过形变完成可靠抓取。
大寰机器人简介:
大寰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为工业智能制造场景提供精密运动和精密力控核心零部件的高科技企业。拥有伺服电动夹爪、音圈执行器、伺服电缸三大核心产品系列。凭借自主研发的精密力控技术,填补了国内精密制造的空白,为客户提供⼀体化的智能制造抓取与精密力控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Q1:柔性夹爪的寿命如何?
A:优质硅胶夹爪可支持超过50万次抓取循环,具体寿命取决于材料工艺和使用环境。
Q2:能否抓取重量较大的物品?
A:通过结构优化(如增加支撑层),部分型号可抓取10kg以上的物品,但需匹配机器人臂力。
Q3:柔性夹爪需要特殊维护吗?
A:需定期清洁表面污渍,避免尖锐物划伤,一般无需额外润滑。
Q4:与传统夹爪相比成本如何?
A:初期投入较高,但长期看因通用性强、损耗率低,综合成本更具优势。
Q5:是否适合高温环境?
A:普通硅胶耐温约150℃,特殊材料(如氟橡胶)可耐受更高温度。
本文总结
机器人柔性夹爪通过弹性材料与仿生结构的结合,完美解决了不规则物品抓取的行业难题。其在食品、物流等场景中表现出的适应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正在推动自动化领域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未来柔性夹爪的应用边界还将进一步扩展。